帝国前夜 腾讯的关键年份

—— 帝国前夜,腾讯的关键年份 书评怎么写

来源:www.shicifuns.com \\ 作者: 语不惊人死不休 \\ 朝代:近现代 \\ 栏目: 海棠书评 \\ 人气: \\ 更新:2016-12-08

   帝国前夜,腾讯的关键年份

   吴晓波:《腾讯传1998-2016:中国互联网公司进化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年1月第1版

   文/:杨吉 (法学博士,浙江传媒学院网络与新媒体,国内知名互联网观察者)

    2011年,腾讯官方的一个举动让我对这家企业另眼相看。

   就在这一年的春节过后,腾讯在北京、三亚及杭州等城市组织了10场专家座谈,主题由公众责任与美誉度、行业的开放与垄断、创新与山寨的难题三大块构成,前后共计72位互联网专家、学者与会。腾讯创始人、董事会主席兼CEO的马化腾要求公司所有高管必须参加其中的一场。随后,在当年7月,他们把论坛的嘉宾们的发言、观点、交锋等记录成册,结集出版了《X光下看腾讯》一书。对此,你可以把它解读为“腾讯式自省”,也不妨看作是一次漂亮的“危机公关”。

   就在一年前,由于腾讯在安全软件领域的频繁动作,此举引起了周鸿祎的警惕,后者于2006年“二次创业”创办奇虎公司,其一开始高举高打的“免费策略”,使得旗下主打的360杀毒软件迅速挤占市场。到了2010年,周鸿祎已坐拥以亿计的用户数,攻击性极强、渴望功名荣耀的他不可能在网络安全领域偏偶一安,伺机而动、逐鹿中原是必然的选择。所以,腾讯的举动让周鸿祎多少感到了不安,并视为心头大患。于是,在据说“求和(合作)”不成的情况下,他率先发起进攻,以腾讯的IM(即时通讯)产品QQ侵犯用户隐私为突破点,在舆论上对腾讯进行“污名化”,进而为自己占领道德高地和获取用户注意力。

   按理说,这是一场无论在企业规模上,还是经济体量上明显不在一个量级的“非对称战争”,但当时的腾讯因为日渐庞大、帝国崛起,势必对同行“邻邦”有所侵犯、造成对手的紧张,日积月累,这种白热化竞争和无力感的挫败,让其他企业结成同盟,他们遵循“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的利益计算,开始集体向腾讯发出诘难。这种群体性的不满、压抑或恐惧,终于借由一篇题为《“狗日的”腾讯》的文章,得以戏剧化的方式释放出来。他们对腾讯的指责集中在“无耻的模仿抄袭”——而这也正是腾讯长期以来深受困扰的“原罪”,它的QQ就是对国外ICQ的模仿,起先叫OICQ,后因被起诉侵权,才得以更名为QQ。

   也就是说,成立于1998年的腾讯在此后的13年,因为企业战略、产品策略的客观表现,特别是市场迅速扩张,长期被人诟病“一直在模仿,从来不创新”、“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垄断平台,拒绝开放”,这既是腾讯的“三宗罪”,也是腾讯后来面对周鸿祎挑起的“3Q大战”一开始处于舆论下风的原因所在。值得一提的是,周鸿祎热衷扮演互联网业、IT界的斗士、“鲶鱼”形象,据传他当年创办奇虎,这个取名就是因为他负气从雅虎中国出走,因此誓要“骑在雅虎头上”。这种争强好胜的性格让周鸿祎在“对付”腾讯时就放手一搏(从战术上讲他也只有这么做),一开始就为双方贴上标签,即“草根创业者对垄断者的反叛”,而这也符合当时公众对腾讯的普遍观感。

   所以,由于被动而不得已采取的主动,正是以《X光下看腾讯》的出版为契机,腾讯试图打消公众的错觉或忧虑,并以一种更负责、更友善、更开放的姿态重塑外界对自己的印象。而在这之后,马化腾本人也一改以往的低调、内敛的技术男的形象,变得会打交道、能说会道且不失幽默,于是便先后有了那几个经典的“关于互联网的8条论纲”(马八条)、“通向互联网未来的七个路标”(马七点)的演讲。这就好比在2016年,你上腾讯网看新闻、用QQ和微信不会被觉得低龄、幼稚一样,可若放在QQ和MSN激烈争夺IM市场的2005、2006年前后,这是不敢想象的。

   在财经作家吴晓波看来,2010-2011年对腾讯而言是一个关键的年份。一方面,中国互联网“三巨头”完成了更替,早前的门户网站的黄金一代新浪、网易、搜狐陷入“模式困境”,被百度、阿里、腾讯的“BAT”后来者居上,并引爆从PC端到移动端的快速转移,发生新一轮的“圈地运动”;另一方面,也因为马化腾和周鸿祎两人之间的“3Q”大战,很大程度改变了腾讯的战略,甚至部分改变了马化腾的性格,他宣布腾讯进入“半年战略转型筹备期”,承诺将加大开放的力度。这间接地成就了如今腾讯帝国的无处不在、威风八面,和马云领导的阿里巴巴共同形成中国互联网产业版图的“楚汉相争”之势。有意思的是,就在“诊断腾讯”会议后的数月,那本《X光下看腾讯》由吴晓波创办的蓝狮子财经图书策划出版,而吴晓波本人则在2011年的11月正式受腾讯邀请写一本公司的发展史,这便是现在的《腾讯传1998-2016:中国互联网公司进化论》。

   通过《大败局》系列、《激荡三十年》等作品的问世,吴晓波声名鹊起,成为中国最具影响力之一的财经作家。对他而言,“企业史”写作虽是智力和体力的挑战,但也是他熟悉擅长的体裁。但在腾讯的个案上,他一度陷入困顿,创作几经停滞。在书中他这么写道:“在裂变中的互联网经济仍然存在巨大的不确定性,造成了观察和定义的困难,这就如同没有一个摄影师、画家或记者,可以准确地描述乃至定个一座正在喷发中的火山。”所以,“在过去的五年多里,我的创作一再陷入停滞,在本书的某些部分,你可以读到我的犹豫和不解。到创作的后期,我放弃了‘宏大叙事’和‘原理架构’,而只能把更多的精力专注于细节的挖掘和铺陈。”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向来以快手著称的吴晓波,在“腾讯传”的项目上一拖就是五年——要知道,早在2010年,他不过用了数月时间就描绘出了“一个中国经济学家肖像”——《吴敬琏传》。

   就在这本被吴晓波认为“从来没有花这么长的时间和如此多的精力去调研一家公司——以后恐怕也不会有了”的《腾讯传》里,他希望能向读者还原一个相对完整、可靠、全面同时又有追问的“腾讯发家史”。根据吴晓波披露的,腾讯对自己的历史漫不经心,它的档案管理可以用“糟糕”两个字来形容,很多原始文件没有被保留下来,重要的内部会议几乎都没有文字记录。所以,相对总是有据可查、不定时用图文、视频展示自身创业故事的阿里巴巴,马化腾和马云两位创始人的个性对比清晰可见。对此,吴晓波是这么描述的:“在18年中,马化腾几乎摒弃了所有的公共表演,而一直沉浸于产品本身,这构成了他最鲜明的职业特征。”

   在《腾讯传》之前,其实关于腾讯发展的梳理与记录也不在少数,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有林军的《马化腾的腾讯帝国》、潘东燕与王晓的《腾讯方法》、刘世英的《QQ帮主马化腾》、彭垚的《腾讯帝国真相》等。和吴晓波的版本相比,有的观察的时间节点过早,停留在了2009年,有的是对公开资料的编撰整合,有的则是一己之见外部观察。总之,无论是在一手资料的收集上,记录的时间周期上,还是企业传记的权威性上,以及写作者本人文笔娴熟、观察功力上,本书都算是对以往同类的超越。就官方正统性角度看,本书和写亚马逊的《一网打尽》、写苹果的艾萨克森版的《史蒂夫?乔布斯传》、写Facebook的《Facebook效应》、写Twitter《孵化Twitter》、写谷歌的《搜》一样,是了解腾讯的上乘、必读之作。

   除了那些广为传播、众所周知的腾讯创业史的情节、细节外,在《腾讯传》里,吴晓波披露了更多鲜为人知的细节,譬如前面提到马化腾面对《“狗日的”腾讯》一文的心情起伏、“3Q大战”期间马化腾的心路历程等。当然还有作为商业观察者(而不仅仅是记录者)的吴晓波对马化腾团队所形成的极具个性的核心能力归纳出了“马化腾的七种武器”,它们是:产品极简主义、用户驱动战略、内部赛马机制、试错迭代策略、生态养成模式、资本整合能力和专注创业初心。

   因为中国巨大市场这一其他国家无法比拟的优势,现如今,腾讯和马化腾已成为世界级的企业和企业家,与之相随、不可忽略的事件背景是,马化腾2013年提出的“连接一切”、“互联网+”也得到了国家官方的认可,后者并上升为全国级的信息化战略和“行动计划”。但正如吴晓波所揭示的那样,“与此同时,他们所被赋予的公共责任也是一门尚未破题的课程”。就当下而言,腾讯俨然一副领跑者的模样;而从未来来看,它必须稳健而快速地前行扮演好挑战者的角色;但从写下一刻即永恒的角度看,回望过去,腾讯无疑是幸运的,它起步于互联网1.0时代盛世,在科技泡沫中成为幸存者继而努力生长……成功有时真需要一点运气。

   二〇一六年十一月二十七日

声明: 本网所转载的现代诗(注意是"现代诗")只为弘扬中华现代诗词文化,为诗词爱好者提供在线学习和参考。所有现代诗作品版权均归原作者或原网站所有,本站不持任何立场!如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主题: 评书
相关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