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勃·迪伦的双重目标:成为伟大的艺术家以及成为名流

—— 鲍勃·迪伦的双重目标:成为伟大的艺术家以及成为名流 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

来源:中国最美古诗词网 \\ 作者: 文化苦旅 \\ 朝代:近现代 \\ 栏目: 文化大视野 \\ 人气: \\ 更新:2016-10-14

    鲍勃·迪伦的双重目标:成为伟大的艺术家以及成为名流

   本文摘自《他是谁?探寻真实的鲍勃·迪伦》,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5月

   不朽事物之宣告。19632月,《战争贩子》,迪伦的第三张专辑发行。迪伦的声望(和销量)让他得到了创作上的完全掌控,他从模仿的、诚恳的抗议歌曲和民谣赞美诗转向另一种音乐,抱怨与不满变成了自我揭示。这种个人化的东西很快让那些赞美诗与抗议歌曲元素陷入一种对比,后者开始显得武断和伪善。在《时代正在改变》的封面上,迪伦仍然在模仿着伍迪,不过这已经成了一个掩饰,他已经开始前行了。(托尼·格拉沃〈Tony Glover〉回忆迪伦敲下《时代》的歌词时说:“这似乎会是人们想要的。”《时代》是巴里·麦克格雷〈Barry McGuire〉的抗议歌曲《毁灭前夜》〈Eve of Destruction〉的原型。)这张专辑保存了他残余的“民谣弥赛亚”形象(《答案在风中飘》)、新闻标题歌曲(《哈蒂·卡洛尔孤独之死》〈The Lonesome Death of Hattie Carroll〉、《不过是他们游戏中的小卒》《霍利斯·布朗》〈Hollis Brown〉)还有爱情歌曲(失去苏西之歌《西班牙皮靴》,以及失去苏西之歌《太多的早晨》〈One Too Many Mornings〉)。那种吹嘘的、有些自以为是的“我们对抗他们”要素仍存在于标题歌曲中,但是在《上帝在我们这方》(With God on Our Side)中,玩世不恭的态度多了起来。显示彻底离开的是《当船驶入》(When the Ship Comes In),以它的思绪碎片、启示录般的意象以及《三便士歌剧》(Threepenny Opera)中柯特·威尔(Kurt Weill)与贝尔托·布莱希特(Bertolt Brecht)的歌曲《侠盗珍妮》(Pirate Jenny)的回响。但是在你写下这类杰出歌曲之前,你首先要变成能写出这样歌曲的性格。迪伦曾是一位民谣歌手。现在,迪伦,抗议的弥赛亚,即将变为迪伦,电声的上帝。促成这一转变的很大一个动力来自于去年11月那篇该死的《新闻周刊》报道。

    

声明: 本网所转载的现代诗(注意是"现代诗")只为弘扬中华现代诗词文化,为诗词爱好者提供在线学习和参考。所有现代诗作品版权均归原作者或原网站所有,本站不持任何立场!如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主题: 文化热点
相关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