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需要诗和远方

—— 生活需要诗和远方

来源:kaixin123 \\ 作者: 诗王 \\ 朝代:近现代 \\ 栏目: 现代诗歌 \\ 人气: \\ 更新:2021-06-22

我很荣幸在大二能选到槟郎的课,恰逢其时,不早不晚。尽管这是我第一次上他的课,却是我无数次听说过他,所以可以说是“慕名而来”。从大家口中我得知,他是一位诗人,是旅游文学作家。在我看来这都不是浪得虚名,因为他的的确确做到了一个诗人和文学家该做的。槟郎是一位揣着诗意踏遍万水千山的诗人,将他所领略过的风与云化作文字,温暖着他的每一位读者。

初见槟郎,他几乎不能引起我的注意,中等身材,一副黑色边框眼镜,朴素简洁的衣着,一切都是如此平凡。若是换一个时间在校园里遇见我根本不会注意到他。但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就是这样一个看似平凡的人,日复一日的做着最伟大的事——每天写一首诗,因为坚持本就是最难能可贵的事情,更别说是搞文学写诗这么了不起的事。他常常说:“我多活一天,这中华诗库就又多了一首诗”。

槟郎的课尤为轻松,他走进教室第一件事情就是打开多媒体,放几首喜欢的音乐,我想这大概也正是一个诗人的陶冶情操的方式吧!槟郎常常将他认为精彩的诗,拿到课堂上与大家一起欣赏,时不时喜欢“抛砖引玉”一下,但是我们终究还是很难摸清诗人的心理,所以槟郎也很失落,他渴望找到一个知音,渴望有伯乐能识别出他这匹“千里马”。

凭空地说一位诗人优秀是没有说服力的,还得拿作品说话。槟郎的诗常常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有一种独特的吸引力。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槟郎作的那一首《我的儿童时代》“我以乡野为乐园,热爱远山树林,热爱乡村田埂。爱偏襟头巾的农妇,爱长辫子的村姑。”槟郎小时候住在农村,乡间的田野成了他的乐园,他热爱那里的山与河,草和树。槟郎的儿童时代遭遇饥荒,吃不上白米饭,饿死个人是很常见的事。他的诗里也曾控诉着那个时候社会的不平等,城里人吃着农民种的粮食,养的白白胖胖,整日无忧。但农村的人交了粮之后只能苟且活下去,这是一种多么不幸的遭遇啊,所以槟郎之所以写出这样的诗,一定跟他这不凡的经历息息相关。从那个时代走来的人,都曾经历过饥寒交迫的日子,但可以将这些苦痛写成诗的人恐怕也只有槟郎了。槟郎自己也曾多次引用诗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来形容他的心境。

槟郎的诗题材广泛,有写景色、写古建筑、写个人经历,有表达愤世嫉俗,抨击不良风气,也有对生活的释然。我想槟郎要是生活在古代,应该也能和那些名家相媲美。作为诗人,不被理解,生命中有太多坎坷,许多事无能为力。诗人不会盲目的自由,他允许自己被一只无形的手握住.他愿带上那封建的枷锁.命运的捉弄像暴风雨一样袭来,他躲之不及。他在遵循一种原则,一种抹杀了自己壮志的原则,他放不开,尘世的牢笼锁住了他的狂傲,他挣脱不开.他明白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心甘情愿被这个世界所累。

他的心怎样,没有人知道,他的外表,或说平凡朴素,或说庸俗不堪,他得到的是一件不合身的外衣,却要沉沦一世。“在你走过的任何地方,都要留下不可磨灭的痕迹,不管处于什么状态,你必须坚持下去,记住,人要有自己的原则,生活才会有意义。”路在脚下,走过,回首时,深深的足迹,何时何地,残留下的东西,将穿越千年的岁月。他认为自己应该写下去,写出自己的人生见解,抽刀断水水更流,流水竟磨平了他的棱角。

古往今来,诗人与写诗的人是那么不一样。这里指的不是诗不一样,而是人不一样。事实是,越是优秀的诗人就越跟他身处的那个时代格格不入,从这个意义上讲,那些八面玲珑,四处逢迎的人,是不可信的。这与槟郎曾教导我们的一样,他曾说过,如果这个时代只剩下一昧地迎合赞赏,那是很危险的。槟郎那首《乌鸦是白的》里面曾写道:“从今以后的乌鸦,都是白而非黑。专家这样说,教科书这样改,红头文件这样下达。”可是这哪对呢,乌鸦本身就是黑的啊,我们不能少了面对错误说法的勇气应该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人云亦云是大忌。所以槟郎让人格外钦佩就在于他敢说敢写的性格,尽管他可能知道有些东西是敏感词,不应该涉及,他依旧无所畏惧。可是诗人就像铅笔,内心被外衣包裹,来到这个世界,他坚持自己的原则,虚伪的爱着这个世界.他找到了自己需要的东西——诗和远方。

展开全文

除了张口即来的古诗,现代人的诗词令你念念不忘的有什么呢?除了一些名家的作品

,有没有一些普通人的诗句,也让你过目难忘呢?我有,槟郎的诗常常能给我惊喜。诗歌与诗人是双向的,在你选择了诗歌的同时,诗歌也在选择它喜爱的诗人。用卡夫卡的话说:“好比一只笼子,在选择一只鸟。”诗的感觉如此重要,但维持这种感觉更重要。要想把诗写到那个份上,得活到那个份上。没错,槟郎之所以可以写成让我们惊艳的诗,是因为他经历得多了,他走过的桥比我们走的路还多。

在整个网络盛行的时代,我能记住的诗词越来越少。因为随时可以打开手机百度,但是槟郎的平平淡淡的两句诗,说不清,却总也忘不掉。可能,这就是诗的魅力吧。《黄昏的随想》:“西天的太阳啊,请为我暂停!我还有许多事要做,请你等我做完,再同你下山。”可能在你看来这是一首写景诗,但它却包含了许许多多。“黄昏”不一定只写落日时分,年过半百的槟郎,将自己比作将夕阳,“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他希望能有更多的机会做他喜欢的事,看更多的景色写更好的诗。在槟郎的课上,我了解了许许多多优秀的诗人;在槟郎的诗里,我领略了许多不一样的风景,感受他所感受。相信只要生命在继续,槟郎就一定会继续他的写诗创作。几百几千年以后槟郎的诗也不再只是流传于网络世界,他的诗也会像李白杜甫一样永垂不朽。

槟郎很爱国,珍爱和平,这是无疑的。他的《珍爱和平论》里一遍又一遍地呼吁“请珍爱和平,不是落后要挨打,而是落后要革新。尊重普世价值,人权是文明的核心。”槟郎虽然离家甚早,但是他对家乡、对祖国的归属感从未有丝毫淡薄。他曾远赴韩国任教,这段经历对他的文学创作有着很大的影响。身在异乡,少不了的是思念和孤寂。在异国的那段岁月里,对亲人、爱人、祖国的依恋和思念,是槟郎那段时间诗歌创作的灵感源泉,他用写诗来排解自己的乡思。《不寐人的乡思》就是他在客居韩国时所作的,“闪烁的灯光,游子的思绪,寂静的深夜,异国的星空那边,祖国,一样的群星闪烁。”这样一个履历丰富的诗人,每一首诗是经历所构成。

每天早上醒来最开心的事就是打开手机看看槟郎今天写了什么诗,去爬了哪座山,欣赏了怎样美景。槟郎真的去爬了无数个山,钻了数不清的山洞,或许我们很难理解透彻槟郎的每一首诗,因为他的每一首诗都是在时间长河中,不被尘埃掩埋的珍宝,槟郎的诗的创作包含着他的人生、他的阅读、他的感受。而在课上讲的诗都是他近期的创作,可能是前两天,又或者是今早刚出炉的。槟郎热爱旅游和写诗,而讲台更像是一个束缚他思想的地方,因为在这里并不是什么都可以说。但他也在这做了许多有意义的事。因为我相信一定也有许多像我一样的人,在槟郎的熏陶下,对诗歌从无感到喜爱。我想,这便是一个老师,诗人最深感欣慰的事了。

峰回路转半生归来仍是最初的心灵,历遍山河仍觉得人间值得。愿槟郎能在他的诗歌创作这条路上漫长地走下去,心无挂碍,自在逍遥,为中华诗库留下更多的瑰宝!一学期匆匆过去,如果有机会,我一定还会继续选槟郎的课。

声明: 本网所转载的现代诗(注意是"现代诗")只为弘扬中华现代诗词文化,为诗词爱好者提供在线学习和参考。所有现代诗作品版权均归原作者或原网站所有,本站不持任何立场!如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