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于端午节的古诗
—— 关于端午节的诗句 |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谁 | 端午节的传说屈原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俗,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关于端午节的诗: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 —— 李隆基《端午》
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 —— 苏轼《浣溪沙·端午》
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 —— 陆游《乙卯重五诗》
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 —— 殷尧藩《端午日》
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 —— 边贡《午日观竞渡》
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 苏轼《浣溪沙·端午》
风雨端阳生晦冥,汨罗无处吊英灵。 —— 贝琼《已酉端午》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 —— 文天祥《端午即事》
宫衣亦有名,端午被恩荣。 —— 杜甫《端午日赐衣》
阿房舞殿翻罗袖,金谷名园起玉楼,隋堤古柳缆龙舟。 —— 张可久《卖花声·怀古》
碧艾香蒲处处忙。 —— 舒頔《小重山·端午》
年年端午风兼雨,似为屈原陈昔冤。 —— 赵蕃《端午三首》
良辰当五日,偕老祝千年。 —— 权德舆《端午日礼部宿斋有衣服彩结》
菖蒲酒美清尊共。 —— 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莫唱江南古调,怨抑难招,楚江沉魄。 —— 吴文英《澡兰香·林钟羽淮安重午》
但夸端午节,谁荐屈原祠。 —— 褚朝阳《五丝》
空惆怅,谁复吊沅湘。 —— 舒頔《小重山·端午》
五色新丝缠角粽。 —— 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高咏楚词酬午日,天涯节序匆匆。 —— 陈与义《临江仙·高咏楚词酬午日》
正是浴兰时节动。 —— 欧阳修《渔家傲·五月榴花妖艳烘》
细缠五色臂丝长。 —— 舒頔《小重山·端午》
谁家儿共女,庆端阳。 —— 舒頔《小重山·端午》
鹤发垂肩尺许长,离家三十五端阳。 —— 殷尧藩《同州端午》
榴花三日迎端午,蕉叶千春纪诞辰。 —— 范成大《鹧鸪天》
仙宫长命缕,端午降殊私。 —— 窦叔向《端午日恩赐百索》
重午佳辰独掩门。 —— 李之仪《南乡子·端午》
谩说投诗赠汨罗,身今且乐奈渠何。 —— 赵蕃《端午三首》
幽寻未云毕,墟落生晚烟。 —— 苏轼《端午遍游诸寺得禅字》
明诏始端午,初筵当履霜。 —— 储光羲《大酺得长字韵时任安宜尉》
裁缝云雾成御衣,拜跪题封向端午。 —— 杜甫《惜别行,送向卿进奉端午御...》
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为古代百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百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端午节的习俗:
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中国人民中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俗,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放风筝,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洗苦草麦药澡,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
端午节的传说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约公元前339年~约公元前278年),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
相传,屈原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自尽,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诗章。
屈原投江后,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的尸体。那时,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就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的尸体,后来就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和吃粽子等,都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最好最全的有关于端午节的古诗就上最美古诗词网!这里有意境最美的唐诗宋词,总有一首打动你!
描写端午节的古诗 ,共找到69篇
-
端午节粽子香 粽叶香,糯米粘……上了红枣香又粘……三角粽……角尖尖……慢慢拨了细细尝……甜蜜幸福平平安安快乐的节日……端午节粽子甜蜜的又新鲜!-…味美……劝君品尝又芳香!-…美好的端午节快乐的念想……一切美好..
散文诗作者: -
紫云山,仙女都恋凡尘好 青山绿水白云天,偶遇仙女下凡间,仙女都恋凡尘好!凡人何苦要羡仙-…一笑红尘人世间-…借此祝朋友们:端午节安康-…生活顺风又顺水……一帆风顺财源广茂进-…山不转水又转-…爱情甜蜜甜-…一代代红尘佳..
散文诗作者: -
端午的粽子 如果绿色的粽叶,是中国,如果白净的糯米,是中国人,如果最好的馅料,是中国心,如果紧紧捆扎的那根线,是家国情怀,这才是端午的粽子。棕香浓郁的地方,就有爱国的中国人,活着的屈原,死去的屈原,永远被纪..
现代诗歌作者: -
端午节 一如洁白的莲花不胜狐狸与乌鸦的奸诈关心的是治国齐天下可惜潜规则的毒牙与你初心似冰火愤怒没有人理解你纵身一跃没惊醒腐朽的王侯江水泛起了千年清波把你的爱国情怀传播为民生呕心沥血者人民永远挂念今天我吟..
现代诗歌作者: -
2019端午节 邻家暗飘粽米香,飞入春风乐都城;故园此香尤常闻,今又浓我思乡情。版权作品,未经《中文诗歌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仿古诗词作者: -
流年飞絮,端午节的葫芦 随着端午节的来临,有一段少年时的经历,时时地浮现在我的眼前......记得,在我少年的时候,过端午节,邻居的阿姨们都是用五颜六色的彩纸,手工叠出各种各样的葫芦,在端午节前一天的下午,日落之前挂在门上窗..
散文诗作者: -
古风·汨罗江边放悲声 ——端午节纪念爱国主义诗人屈原 ——端午节纪念爱国主义诗人屈原凄风楚雨汨罗中,报国无门放悲声。一部离骚唱千古,感天动地鬼神惊。唤起多少有志士,激起无尽爱国情。每逢端午念屈子,粽粑米酒慰忠灵。20190604其恭作于鉴心斋版权作品,未经..
仿古诗词作者: -
七绝·端午节(新韵) 端阳麦子进储仓,芦叶青青包粽忙。女婿备足八样礼,携妇馈送丈人娘。版权作品,未经《中文诗歌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仿古诗词作者: -
七绝·端午节 环城湖上鼓声鸣,浪遏飞舟竟渡行。忽见乾隆闲赏景,粽香满口笑相迎。版权作品,未经《中文诗歌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仿古诗词作者: -
七律 端午赋诗祭屈原 (中华新韵) 家家户户歌端午,香粽葭蒲缶韵悠。离恨至今魂胆在,身终殉义汩江投。年年五月风骚雨,岁岁猷团守楚游。吟咏祭诗英武秀,挥毫铭鉴断肠喉。注释:农历五月初五了,民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就要到了,端午是中华民族..
仿古诗词作者: -
端午节 ▼点击音频,聆听美文晨阳推开窗户闹铃划过耳际蒲公英眼前飘过马路上也渐渐熙熙嚷嚷佳节近,棕香飘菖蒲在飞舞鸟儿在歌唱天气这么媚晨曦这么美但有一些心绪道不明,说不白一辈子这么长事这么多总有些不能释怀
散文诗作者: -
端午节 ▼点击音频,聆听美文佳人摘艾插门梢,举国同庆乐逍遥。勿疑必是佳节到,饱满香粽是佳肴!只身投江且为国,追溯千年念原傲。我等亦有雄心魄,为何无人问今朝?备注:1.艾,指艾草,一种植物,当地风俗将在端午..
格律诗作者: -
端午节快乐 ▼点击音频,聆听美文又是一年端午到,家家户户好热闹。桌上摆满全家宴,满屋全是喜迎声。手拿粽馅口中嚼,祝福声声响起来。愿你端午节快乐!
现代诗歌作者: -
端午节 ▼点击音频,聆听美文国破家亡程无望,屈原投身汩罗江。华夏世代祭诗人,万里河山颂忠良。粽子飘香悲泪涌,龙舟争冠欢歌唱。赏心悦目游世界,乘风破浪奔小康。
格律诗作者: -
端午节安康 ▼点击音频,聆听美文端午恰逢雨纷飞,午时不见日光暖。节日更愁思故里,安知君心思吾否?康健才有相思乐。
格律诗作者: -
《端午节》 ▼点击音频,聆听美文粽舞飘香迎端午,千古奇冤不得洗。竞渡悲吟念忠魂,万世转载垂青史。
格律诗作者: -
端午节 ▼点击音频,聆听美文五月榴花端午至,年年争渡是龙舟。屈原要识千年后,沉怨流听一叹酬。青史谁知抄手写,红尘都老醒时愁。世间虚饰桃源路,当解贫心梦子。
格律诗作者: -
端午节畅想 五月初五,总会有一场雨,打开尘封已久的记忆,粽叶,棕绳,糯稻粒,香味弥漫空气。青青艾草与菖蒲绿绿,悬挂于土苗人家的大门,枝叶随风飘逸。风雨中,善良勇武的赤膊橹手,擂响鼓声,吼响激昂的号子。这一切缘..
现代诗歌作者: -
端午节 小时候端午节是奶奶用各种线做的花绳红红绿绿黄黄紫紫脖子手腕脚裸都缠绕一圈新奇而又有趣上学后端午节是妈妈做的甜饼凉粉麻花放在书包里带去学校和小伙伴一起分享喜悦欢乐上高中端午节是语文老师讲《离骚》一..
现代诗歌作者: -
端午日 少年佳节倍多情,老去谁知感慨生;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鬓丝日日添白头,榴锦年年照眼明;千载贤愚同瞬息,几人湮没几垂名。「翻译」年轻时,每逢佳节,总爱生出许多情感,现在老了,谁还有心思平..
全唐诗作者:殷尧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