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从李贺的悲惨经历 分析其诗歌的抗争性

—— 原创 从李贺的悲惨经历 分析其诗歌的抗争性

来源:心安历史说 \\ 作者: 诗王 \\ 朝代:近现代 \\ 栏目: 现代诗歌 \\ 人气: \\ 更新:2019-05-09

天才诗人李贺少年时代就“以长短之制名动京华”,他以极大的热情作诗,诗中充满了对功名、生命、大自然的热爱,即使现实给予他重挫,让他深陷苦闷与焦虑之中,他的诗歌也依然充满了一股从内心生发的抗争性。 李贺以其独特的创造性创作了奇丽的诗篇,用他的才华与热情浇灌出唐诗中的一朵奇葩。他是一个挣扎的战斗者,在历史的深处烙下了独属于李贺的烙印。

一、 仕途艰难,对不公现实的抗争

李贺的一生是短暂而又坎坷的。在诗人有限的生命里,同大多数知识分子一样,追求功名,步入仕途,飞黄腾达是他最大的追求。但令人扼腕的是,这位天才诗人的仕途走的极其艰难。已呈衰败之势的中唐并没能给李贺提供施展抱负的舞台,黑暗的现实把李贺一步一步逼入绝境。怀才不遇,沉于下僚,诗人倍受煎熬,他将凄苦悲愤之情寄寓于诗歌之中,虽时有颓丧之语,但纵观他的诗歌,贯穿于其中的,是呐喊之声,是抗争之语。李贺面对不公现实,迸发出竭力抗争的气势。

(一)“啼乌被弹归”,须知“少年心事当拿云”

李贺自小就立下了远大志向:通过参加科举考试走上仕途。诗人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信心。但现实却给予了他重重一击。《出城》:“雪下桂花稀,啼乌被弹归。”应试落第并不是自己才华不够,而是因为受人暗算,遭人排挤。李贺因为有讳父名而在进士举考试中铩羽而归,他觉得自己就像被人用弹弓射中的“啼乌”一样,落魄凄凉,困窘不已。

遭受挫折的诗人却不甘就此沉沦,即使困顿长安,他也能够在店主人的劝慰下振奋精神,这正反映了诗人有着不轻言放弃的精神。在店主人以主父偃和马周先穷后达的事迹鼓励诗人不要消沉后,诗人在《致酒行》中写下了“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鸡一声天下白。少年心事当拿云,谁念幽寒坐呜呃。”的诗句。诗人心中生出万丈豪情,不服输、不怕输的精神让他对不公现实产生了反抗之心。他仍然相信自己,渴望步入仕途,积极进取就是对不公现实的最好反击,“啼乌被弹归”的反抗是“少年心事当拿云”。年轻人就应该有远大的志向,诗人孤身一人到长安求取功名,即使暂时困顿,他也依旧相信只有奋力拼搏才能实现目标,没有人会怜悯只会在困境中悲叹的人。

(二)“憔悴如刍狗”,却道“此马非凡马”

李贺仅仅做过一次官,官职是九品小官奉礼郎。奉礼郎负责的是朝会、祭祀之类的琐碎事务,地位很低。奉礼郎官卑职微,与诗人设想的大展宏图完全不同,李贺在奉礼郎任上并不得志,他的处境非常艰难。《赠陈商》写“礼节乃相去,憔悴如刍狗。风雪直斋坛,墨组贯铜绶。臣妾气态间,唯欲承箕帚。天眼何时开?古剑庸一吼。”九品小官如同仆人一样做着琐碎小事,面容憔悴就像祭祀时用的刍狗一样,大风大雪的天气也要在斋坛值守,自己如同奴婢一样每天毕恭毕敬,看人脸色。

仕途艰难,李贺自是觉得委屈、郁闷甚至是悲愤的,但这位体弱的诗人是骄傲的,他绝不会甘于就此沉沦。诗人对自己所遭遇的不公发出了呐喊,他要抗争,要进取,不管内心经历了多少失望与愤怒,诗人依然不甘于向现实低头。《马诗二十三首·其四》:“此马非凡马,房星本是星。向前敲瘦骨,犹自带铜声。”骏马是诗人自况,诗人对自己保持着自信,他深信自己的才华终究会被伯乐赏识。“此马非凡马”是诗人内心在“憔悴如刍狗”境遇下的不平与抗争。《马诗二十三首·其二》中:“腊月草根甜,天街雪似盐。未知口硬软,先拟蒺藜衔。”诗人在不被赏识的苦闷之中,犹自怀有希望,想要一展抱负,即使会遭遇挫折与磨难,也要积极进取。

(三)不必“一心愁谢如枯兰”,因为“世上英雄本无主”

“病骨犹能在,人间底事无?”(《示弟》),诗人面对黑暗的仕途发出了激愤的呼喊,这样残破病弱的身体仍能存活下来,又有什么样的事情不会发生呢?没关系,即使现实再如何残忍,诗人也仍然不会完全绝望。那个喊着“我当二十不得意,一心愁谢如枯兰”(《开愁歌》)的诗人沉浸于幻想,上天入地,在鬼神世界里恣意流连。《天上谣》描绘了“天河夜转漂回星,银浦流云学水声”的美丽仙境,同时也讲述了“王子吹笙鹅管长,呼龙耕烟种瑶草”祥和安乐的生活。神仙世界是没有压迫的,是人人平等的,诗人以此来反衬人间的污浊,表达了自己的不满与反抗。

诗人放声高歌:“不须浪饮丁都护,世上英雄本无主。”(《浩歌》),即使歌舞宴饮,纵情欢乐,也不能颓废,借酒浇愁终归不是良策,英雄在世本来就没有依托,自己应该珍惜有限的时光,自己一定会有所作为。诗人强烈的进取之心与抗争之意从诗中生动地体现出来。

仕途不顺,诗人面对不公现实,寄悲愤于诗歌,表达自己的不满,表现自己的信心,进而又通过幻想在鬼神世界中寄托自己的理想。这是对黑暗现实的反击,对不公仕途的抗争。

诗人仕途艰难,面对黑暗不公的现实没有就此低头,反而一次次被激起反抗之心。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是使李贺诗歌体现抗争性特点的主要原因。

首先是身份上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李贺虽为宗室后裔,自称“皇孙”,出身高贵,实际上他的家室早已衰败没落了。李贺自幼家境贫寒,他虽对自己高贵的出身念念不忘,却一直没有能够改变家中穷困的窘状,这让他内心极为痛苦,而诗歌创作则成为了这位天才诗人发泄内心苦闷的方式,他的傲气与自尊使他无法允许自己就此消沉。因此,李贺在诗歌中与不公的现实作着抗争,骄傲而又孤独。

其次是渴望建功立业的理想与怀才不遇、社会黑暗这一现实之间的矛盾。《南园十三首?其五》:“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洲。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平定叛乱,收复藩镇割据之地,诗人热切盼望能够做出一番事业,为国家,更为自己。似乎只有这样热血的事业才能证明自己的能力与才华,这未尝不是身体瘦弱、手无缚鸡之力的诗人自己内心的幻想,但这也更加表现了诗人对功名的渴望。但朝廷昏庸,社会黑暗,诗人的才华注定得不到施展,他艰难的仕途早已表明理想已成奢望。

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使诗人感到痛苦与迷惘的同时,也让诗人更加深入的思考和探索生命的意义。李贺拼命地挣扎和反抗,在诗歌之中抒发自己的理想与抱负,表达自己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情怀。他一直在现实的漩涡中奋力挣扎,他呕心沥血苦吟作诗,以诗歌来表现他的不满与抗争。

二、 生命有限,对死亡的抗争

李商隐在《李长吉小传》中对李贺的相貌这样描述道:“长吉细瘦,通眉,长指爪。”

诗人自小身体瘦弱,异于常人的相貌也让诗人变得敏感而脆弱。孤僻自傲的诗人将全部精力都投诸到诗歌创作之中。诗人作诗呕心沥血,非常刻苦,过度的投入让他本就瘦弱的身体付出了极大的代价。

仕途蹭蹬,病魔纠缠,死亡威胁,诗人面对不断逝去的光阴,内心极为焦虑,死亡的阴影时时刻刻都在压迫着他。如在《咏怀二首?其二》中,诗人称自己“日夕著书罢,惊霜落素丝。”二十几岁就已添白发,早衰让诗人惊惧不已。钱钟书先生说李贺“其于光阴之速,年命之短,世变无涯,人生有尽,每感怆低徊,长言咏叹。”诗人清醒的认识到时间本身对于生命的意义。《苦昼短》:“飞光飞光,劝尔一杯酒。吾不识青天高,黄地厚。惟见月寒日暖,来煎人寿。”时间是无限的,而生命是有限的,我既已必然要面对死亡,那么我也应该及时把握我的生命。诗人对死亡展开了他的抗争。

诗人的抗争是决绝而又悲凉的抗争。李贺将享乐作为自己对生命进行占有的工具。他在诗中尽情幻想青春、权势、富贵,在诗中将享乐之事描绘的淋漓尽致。

《相劝酒》:“青钱白璧买无端,丈夫快意方为欢。”郁郁不平的诗人在备受压抑的情况下放言及时行乐,是对死亡压迫的反抗。《将进酒》:“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烹龙炮凤玉脂泣,罗帏绣幕围香风。吹龙笛,击鼍鼓,皓齿歌,细腰舞。况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乱落如红雨。劝君终日酩酊醉,酒不到刘伶坟上土。”琉璃、琥珀,美酒佳肴、歌舞声色,诗人极尽渲染铺陈之能事,将宴饮享乐的追求表达到极致。仿效刘伶,是对“况是青春日将暮”的反抗与斗争。生命的长度已经是如此了,而追求仕途功名又无路可走,那么不如以追求享乐来增加生命的密度。诗人在诗歌中所表现出的生命即使在面对不可避免的死亡威胁时也仍然不放弃对享乐的追求,是具有悲剧意义的抗争。李贺通过幻想享乐生活,建构他理想中的乐园来对死亡与苦难进行反抗,其诗歌在某种层面上具有一种悲壮的抗争性。

三、 凄艳诡激的诗风

李贺的诗歌具有抗争性的特点,他在诗中表达了自己面对仕途艰难、社会不公的反抗之意,面对生命有限、死亡压迫的抗争之心。而李贺诗歌的抗争性特点是以凄艳诡激的诗风为途径表现出来的。这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语言上避俗求新,造语奇特

李贺写诗刻意追求新奇,他苦吟作诗,主张务去陈言,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瑰美冷峭的诗歌语言。如《秋来》这首诗:“桐风惊心壮士苦,衰灯络纬啼寒素。谁看青简一编书,不遣花虫粉空蠹。思牵今夜肠应直,雨冷香魂吊书客。秋坟鬼唱鲍家诗,恨血千年土中碧。” “惊”、“衰”、“啼”、“素”、“冷”,这一个个冷色调的字眼,语言幽冷,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壮志不酬的悲愤之情,塑造了凄苦的诗人形象。诗人在雨夜中残灯独坐,竟想到要由幽香冷艳的鬼魂来吊慰生者,当真怪奇之极。

诗人写诗好用“死”、“病”、“血”、“啼”、“泣”等字,如在《南山田中行》中,“云根苔藓山上石,冷红泣露娇啼色”和“石脉水流泉滴沙,鬼灯如漆点松花”,“冷”、“泣”、“啼”、“鬼”、“漆”等字凄艳无比,充分体现了诗人内心激愤的心理活动。

(二)想象丰富大胆

李贺是一位天才诗人,他有着丰富的想象力,时常耽于幻想,不受拘束地驰骋于天上人间,他写鬼神世界,想象奇特。如游仙诗《梦天》:“老兔寒蟾泣天色,云楼半开壁斜白。玉轮轧露湿团光,鸾佩相逢桂香陌。黄尘清水三山下,更变千年如走马。遥望齐州九点烟,一泓海水杯中泻。”从月宫到人间,诗人驰骋想象,跨越时空,变幻角度,月宫仙境美丽动人,而世间沧桑变化又如骏马飞驰,无法把握。从天上看整个中国,中国就像九点烟尘,而浩瀚无边的大海从天上来看也不过是像被倒在杯中的一杯水而已。这首诗构思奇特,出神入化的想象力令人叹服。又如《金铜仙人辞汉歌》:“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想象天若有情来反衬其无情,别出心裁,令人叫绝。

诗人写神话,写仙,写鬼,将女娲、巫山神女、玉帝、羲和等等传说写入诗篇,大胆想象,借鬼神世界写出自己对理想的追求、对黑暗统治的揭露,对不公现实的抗争。

(三)意象荒诞

晚唐诗人杜牧曾形象地指出了李贺诗歌中意象奇崛的特点:“鲸吸鳌掷,牛鬼蛇神

不足为其虚荒诞幻也。”李贺写诗在选择意象时,“不屑做经人道过语”以取象新奇为胜。李贺写诗,雨是香的,风是酸的,他的诗中有牛鬼蛇神,有荒坟野墓,有寒蟾老兔……意象怪诞,显示了诗人对幽冷意象的喜爱,表现了诗人的苦闷情怀。如他那首著名的“鬼诗”《苏小小墓》:“幽兰露,如啼眼。无物结同心,烟花不堪剪。草如茵,松如盖,风为裳,水为佩。油壁车,夕相待。冷翠烛,劳光彩。西陵下,风吹雨。”写苏小小的眼睛,诗人把露珠比作泪珠,联想巧妙,写墓地的场景,用绿草形容垫子,用青松形容伞盖,取微风与流水来写苏小小的服饰,她生前所坐的油壁车也在夕阳的余辉下静静的陪她等待着。这一切意象组成了一位美丽女子等候爱情的痴心景象,而鬼火闪烁,则昭示着苏小小的愿望成空,“冷”字更显凄迷,凄风苦雨中,女子孤独的伫立在松柏之下,诗人用这一个个冷艳凄迷的意象塑造了苏小小的鬼魂形象,也寄托了自己的人生感慨。

荒诞的意象是李贺复杂矛盾的内心世界的反映,他愤世嫉俗,从积满郁结的内心之中迸发出抗议的呐喊,这位苦闷的天才以这种方式与现实作着斗争,实现自己的理想与追求。

李贺通过新奇的语言,丰富大胆的想象以及荒诞的意象来表现他对现实的不满,将其诗歌中的抗争性特点表现的淋漓尽致。凄艳诡激的诗风是李贺诗歌抗争性特点形成的途径。

“长安有男儿,二十心已朽。”(《赠陈商》),诗人坎坷困顿的境遇使他感到绝望,以至于说自己的心灵已经衰老。但李贺终究是骄傲的,虽然才能遭受压抑,但当他内心的苦闷发展到极致时,他便发出了呐喊,如同一个战士,以他全部的才华,呕心沥血,用他的石破天惊之语放声高歌,与死亡相抗争,与黑暗现实相抗争。

“男儿屈穷心不穷,枯荣不等嗔天公?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濛濛。”(《野歌》),李贺的诗体现了他人生的坎坷与不幸,他的焦虑与绝望,但与此同时,我们又总能从他的诗中发现他的傲气与不驯,他的诗歌之中带有一种抗争性。与世抗争,无力抗争,竭力抗争,诗人在抗争的路上奋力战斗着。

参考文献

[1]陈治国.李贺研究资料.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版。

[2]陈允吉.十大文学畸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版。

[3]廖明君.生死攸关——李贺诗歌的哲学解读.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声明: 本网所转载的现代诗(注意是"现代诗")只为弘扬中华现代诗词文化,为诗词爱好者提供在线学习和参考。所有现代诗作品版权均归原作者或原网站所有,本站不持任何立场!如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主题: 女子
相关古诗
  • 3月11日 , 弗罗斯特 · 爱和一个疑问 在此后的年代中,他树立起了一位伟大的文学家的形象。代表作品:《诗歌选集》《一棵作证的树》《山间》《新罕布什尔》《西去的溪流》《又一片牧撤《林间空地》和诗剧《理智的假面具》《慈悲的..

      作者: 诗王
  • 原创课堂实录:《面朝大海 春暖花开》 师:按照同学们的体会,这首诗歌是一首浪漫主义诗歌,海子生活得很幸福啊!生:相同,这都是海子要追求的尘世间物质生活的幸福。海子在他的诗歌中写道:“我要做远方的忠诚的儿子∕和物质的短..

      作者: 诗王
  • 《诗经》名句赏析——感悟古人“乐而不淫”的情怀 古人把《关雎》放在《诗经》第一篇的位置上,可见这首诗的重要性了,这首诗旨在赞美男女之间纯真的爱情,以及对女性的尊重,颂扬人们对爱情的坚贞不渝,充分体现了古人“乐而不淫”的爱情观。..

      作者: 诗王
  • 与己书 推到墓碑。把倒地的纸鸢扶起,没人有推门进来,我抱着键盘,像是抱着另一个尘世,这人间,早已经破旧不堪,像是我用尽全身力气,也无法留祝不敢喊你的名字,读你的日记,

      作者: 红精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