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何其芳的诗剧到美术馆中的展览 “快乐的人们”如何用诗交际?

—— 从何其芳的诗剧到美术馆中的展览 “快乐的人们”如何用诗交际?

来源:南方都市报 \\ 作者: 诗王 \\ 朝代:近现代 \\ 栏目: 现代诗歌 \\ 人气: \\ 更新:2019-05-06

  初夏,一场气质独特的展览在中间美术馆启幕。这是一个由诗歌引发的展览,也是一个具有深刻的现实观照的展览。它不仅对参展艺术家提出要求,也对观展者提出要求,必须沉潜、静谧,才能体会策展的深心。单是展览的题目,就有152个字:

快乐的人们所有的人所有的女子所有的男子所有的女子所有的男子所有的人第一个男子第二个男子第一个女子第二个女子第三个男子所有的人第四个男子一部分人另一部分人所有的人第三个女子第四个女子第五个女子所有其他的人第五个男子所有的人所有的人

表达对新生活的强烈感受

这个152字的题目来自现代诗人与文学评论家何其芳(1912-1977)的诗剧《快乐的人们》,写于1940年11月20日,收录于诗人的第二部诗集《夜歌》。诗人于1938年到达延安,在感受到自由、宽大和快活的空气后,书写了一系列“歌唱早晨,歌唱希望,歌唱属于未来的事物,歌唱正在生长的力量”的诗歌。诗人对于新生活的强烈感受是《夜歌》中所有诗歌共同的主题。

杨雨澍《紫竹院码头》1972年 纸本油画 18.5×10.8厘米 中间美术馆供图

在诗剧《快乐的人们》里,何其芳描述了一群年轻人在秋天的夜晚,在野外举行活动、交流理想的乌托邦式的场景,他们围着红色火堆,歌唱着,跳舞着。作品中塑造了众多形象,有的是群体形象,如所有的人,所有的女子,所有的男子;有的是个体的形象,如第一个男子,第二个女子,第五个女子等等,他们/她们/他/她外形模糊,主体色彩浓郁,各自代表着某种类型的人物。

透过他们个人或集体的讲述,该诗剧控诉旧社会,展望新生活,歌颂民主与和平的新秩序,抒发对火热的集体生活的向往,是诗人在世界观与感情上发生了内在变化之后重新发现自己与发现生活的一次真诚的表达。

张晖《柿子树2018.1》2018年布面丙烯40.6×50.8厘米 中间美术馆供图

勾勒出一组“我们”的群像

从何其芳的诗歌形式和意象语言中,策展人卢迎华和助力策展人钱梦妮、孙杲睿、杨天歌等找到了一个适宜传达思想与情感的言说方式,也即“用诗交际”。

赵银鸥《2007.26》2007布面油画210×320厘米 中间美术馆供图

何其芳的诗歌讲究完整的形式、严格的韵律和浓郁的氛围。策展团队将诗剧中人物的独白、对白全部略去,仅仅保留了诗剧中对于人物的指称,保留了诗歌的轮廓和形状,于是就有了那个看起来十足让人惊诧的展览题目。

在展览中,艺术家们以作品言说,替身了略去的诗句。如果何其芳的诗剧通过人物的对白和独白展开情节、创造性格形象,抒发思想情感,展览则通过绘画、装置、雕塑和影像的形式,以艺术的语言勾勒出一组“我们”的群像。

贾淳《既是配角又是主角的扮演者》 2017年 数码输出171×127厘米 中间美术馆供图

值得深思的是,虽然何其芳的诗剧名为《快乐的人们》,但参与到美术馆这场盛会的第一个、第二个、第五个、所有的男子和女子,却并不一定“快乐”。他们也可能是动摇的、困惑的、游离的、分裂的、深思的、消极的、受困的、无所适从的、自我否定的、冲撞的、充满幻想的。他们体现了当代社会中各式各样的生存处境,而他们的尖声呼啸或喃喃自语,一直回旋在美术馆的空间当中,令人迷失、震颤。

展览持续至8月4日。

声明: 本网所转载的现代诗(注意是"现代诗")只为弘扬中华现代诗词文化,为诗词爱好者提供在线学习和参考。所有现代诗作品版权均归原作者或原网站所有,本站不持任何立场!如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主题: 展览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