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湘桂战役时河南地区国民党军不缺重武器但缺士兵

—— 重说中国近代史_豫湘桂战役时河南地区国民党军不缺重武器但缺士兵

来源:中国最美古诗词网(www.shige52.c \\ 作者: 胡博等 \\ 朝代:近现代 \\ 栏目: 谈古说今 \\ 人气: \\ 更新:2016-03-17

中国古代历史及人物故事

资料图

本文摘自:凤凰历史,作者:凤凰新闻客户端特约撰稿人、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会员胡博等,原题:重返豫湘桂之二:河南国民党军不缺重武器缺士兵

编者按昨天我们推出的《重返豫湘桂》这个系列受到了凤凰新闻客户端网友的欢迎,网友留言非常踊跃,小编也觉得非常开心;我们看到在网友留言里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种观点是“正面战场国民党有这么多客观困难,敌后战场比正面战场还困难,为什么他们发展很好?”

这种观点当然是有一定的道理,但不够全面;应该说经过了6年多的抗日战争,无论是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中国军民都已经精疲力竭了,敌后战场也不例外,1944年1月中共北方局的报告可以看出,经过了6年多艰苦卓绝的敌后抗战,大部分根据地财政和各种资源已经频临枯竭了:

“在我们自已方面,则由于敌人的摧毁,战争的消耗,灾荒的袭击,和我们过去对于经济建设事业的忽视,大部根据地已现枯竭,比较好的区域也经不起灾荒或意外的打击。”(《北方局关于一九四四年的方针的指示》(1944年1月1日))

正文

豫中会战是1944年中国战场三大会战中的第一场,也是日军发起"一号作战"第一阶段的开场战。这次会战的结果如何,会直接影响到长衡会战、桂柳会战(即日军“一号作战”的第二和第三阶段)。

会战期间,对于中国军队到底投入有多少兵力,历来说法不一,少则25万,多则60万。时任军事委员会副参谋总长的白崇禧则认为参战兵力涉及到“三个战区计五十六个师,约28万人”。

实际上,参战部队主要以第1战区为主。该战区情况特殊,所辖部队一分为二,分别由战区司令长官蒋鼎文和副司令长官汤恩伯指挥,因此除了第1战区司令长官部之外,还特地设立了由汤恩伯负责的战区副司令长官部。

其中战区司令长官部指挥的部队计有四个集团军(第4、第14、第36、第39集团军)、七个军、十五个师、四个纵队(师级)、一个炮兵团(实为三个炮兵团各一营)、一个工兵团。战区副司令长官部指挥的部队计有四个集团军(第15、第19、第28、第31集团军)、九个军、二十五个师(含两个骑兵师)、三个旅、十七个纵队(师级)、一个工兵团。

在这些部队中,各师都有缺额,人数多者约8000人,一些战斗力较弱的新编师或暂编师则连5000人都不到。如汤恩伯主力部队第85军所属第110师,参战人员达到8170人。又如新编第8军所属新编第6师和暂编29师,分别只有6664人和6235人。时任新编第6师师长的范龙章甚至在回忆录中直言新8军“两个师共有7000名空额”。

步兵师之外,还有骑兵师。由于骑兵师编制小,加上马匹不足及吃空饷等问题,导致每个师的参战人数很难超过2000人。还有如第15军和第47军各缺两个团(在后方接收新兵)。各挺进纵队实力也不相同,有的是收编地方民团而来,有的则是抽调正规军改编而来。河南地面上的民团历来是各方势力的争夺目标,他们有的自行发展自治,有的依附军方,实力强者,战斗力高于普通野战师(如宛属民团,一度规模达到九个团),有的则仅相当于一个团。会战期间,还发生少部分由民团改编而成的正规军或挺进纵队在战地投敌,这也是会战失利的原因之一。

除了第1战区之外,第8战区在会战之初奉命抽调一个军四个师参战,后期则调动第34集团军主力参战。第5战区在会战期间的任务是“策应作战”,其参战部队为一个集团军和一个边区总部(集团军级,辖四个纵队)。

声明: 本网所转载的现代诗(注意是"现代诗")只为弘扬中华现代诗词文化,为诗词爱好者提供在线学习和参考。所有现代诗作品版权均归原作者或原网站所有,本站不持任何立场!如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相关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