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竿入城

—— 小学文言文截竿入城比喻及说明了什么道理_截竿入城阅读答案

来源:中国最美古诗词网 \\ 作者: 笑林 \\ 朝代:魏晋南北朝 \\ 栏目: 古文名篇 \\ 人气: \\ 更新:2016-03-11

  鲁有执长竿入城门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

  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选自《笑林》

截竿入城比喻及说明了什么道理

  「文言文翻译

  鲁国有个拿着长竿子进城门的人,起初竖立起来拿着它,但不能进入城门,横过来拿着它,也不能进入城门,他实在是想不出什么办法来了。不久,有个老人来到这里说:“我虽然不是圣贤,只不过见到的事情多了,为什么不用锯子将长竿从中间截断后进入城门呢?”于是那个鲁国人依从了老人的办法将长竿子截断了。

 

  「截竿入城说明了什么道理

  截竿入城比喻做事不会思考、死板循规蹈矩、不知变通的人。“执长竿入城门者”鲁人事实可以一手拿着竹竿的一头,把竹竿的另一头放在地上,成一个斜坡,进入城门,如果把竹竿放平进去,容易扎瞎别人的眼睛,有害他人身体。

  这个故事说明了两点道理: 

  1.把三维欧式变换限制在二维,会导致有些事情,即使不是无法解决,也是解决的不那么完美。 

  2.有些时候,看似无法解决的问题,其实分而治之是可以解决的,也就是把大问题化为小问题。老父的方法用现在的cagd语言来讲就是piecewise。

  或者是还可以换一种角度来看:给出这个点子的人不先问明情况就出了一个点子,万一这个长竿是要用的,这个点子就害了这个拿杆子的人了。

  截竿入城这篇笑话刻画出"计无所出"不知如何是好的执竿者的形象和"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的自以为是的老者形象。文章虽然短小,但语言精练简洁,隽永传神。《截竿入城》皆在告诉人们:自作聪明的人常常是愚蠢的,决不能做自作聪明。好为人师的人。另外,虚心求教的人同样也应积极动脑筋,决不能盲从别人的意见。

声明: 本网所转载的现代诗(注意是"现代诗")只为弘扬中华现代诗词文化,为诗词爱好者提供在线学习和参考。所有现代诗作品版权均归原作者或原网站所有,本站不持任何立场!如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上一篇:世无良猫

下一篇:滥竽充数

相关古诗
  • 陈元方候袁公 陈元方候袁公文言文翻译及第二次回答的巧妙之处:陈元方年十一时,候袁公。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其所安,..

      作者: 刘义庆
  • 父善游

    父善游 吕不韦文言文父善游全文: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婴儿啼。人问其故。曰:此其父善游。其父虽善游,..

      作者: 吕不韦
  • 刻舟求剑 小学五年级文言文阅读—楚(周代国名,都城在今湖北江陵县北)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jùqì)其舟,曰:“是吾(wú)剑之所从坠。”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舟已行矣(yǐ)..

      作者: 吕不韦
  • 石钟山记 高中文言文虚词教案—原文《水经》云:“彭蠡之口有石钟山焉。”郦元以为下临深潭,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是说也,人常疑之。今以钟磬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而况石乎!至唐李渤..

      作者: 苏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