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书有感两首·其二

—— 朱熹观书有感其二:昨夜江边春水生 | 观书有感的意思

来源:中国最美古诗词网 \\ 作者:朱熹 \\ 朝代:宋代 \\ 栏目: 宋词精选 \\ 人气: \\ 更新:2017-07-28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翻译

  昨天夜晚江边的春水大涨,

  那艘庞大的船就像一根羽毛一样轻。

  以往花费许多力量也不能推动它,

  今天在水中间却能自在地移动。

观书有感朱熹

  「写作背景

  庆元二年(1196年),为避权臣韩侂胄之祸,朱熹与门人黄干、蔡沈、黄钟来到新城福山(今黎川县社苹乡竹山村)双林寺侧的武夷堂讲学,并写下《福山》一诗。在此期间,他往来于南城、南丰。在南城应利元吉、邓约礼之邀作《建昌军进士题名记》一文,文中对建昌人才辈出发出由衷赞美。又应南城县上塘蛤蟆窝村吴伦、吴常兄弟之邀,到该村讲学,为吴氏厅堂书写“荣木轩”,为读书亭书写“书楼”,并为吴氏兄弟创办的社仓撰写了《社仓记》。还在该村写下了“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观书有感》)的着名诗句。朱熹离村后,村民便将蛤蟆窝村改为源头村,民国时曾设活水乡(今属上塘镇)以纪念朱熹。在南丰曾巩读书岩石壁上刻有朱熹手书“书岩”二字,在岩穴下小池壁上刻有朱熹手书“墨池”二字。

 

  「赏析

  《观书有感二首》是南宋程朱理学家朱熹的组诗作品。这两首诗是描绘其“观书”的感受,借助生动的形象揭示深刻的哲理。从题目看,这《观书有感》这两首诗是谈观书体会的,意在讲道理,发议论,弄不好,很可能写成“语录讲义之押韵者”。但作者写的却是诗,因为是从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捕捉了形象,让形象本身来说话。

  本诗(观书有感二首·其二)也是借助形象喻理的诗,在这首诗中诗人朱熹用水上行舟作对比,说明读书有个循序渐进的过过程,要在渐进中穷尽事理,初学时需要“推移”之力,到后来探得规规律,懂得事理之时,就能“自在”而行了。朱熹在这首诗中是讲读书的方法,但一样无怎样读书的影子。用一种比喻的方法,很通俗告诉了人们怎样读书。是的,现代社会日新月异,人们要学的知识太多了,各种各样的书让人们目不暇接。如果人们急于求成,不花功夫去一点点的积累知识,就不能取得好的学习方法。要读大量的书,没有好的学习方法不成,人们只有在学习中摸索一套对自已有意的方法,才能扩大知识面,让那些知识象个图书馆一样存贮在人们的脑中,这样人们就学倒了大量的知识,并学有所用。

 

  「评诗

  《观书有感二首》所蕴含的道理属于美学原理范畴,其一首的说理角度是欣赏美,其二首的说理角度是创作美,这种美学原理是带有一定普适性的。例如:如果读者抛开诗歌本身的描述对象,完全可以把这种道理引申开来。比如,如果将“书”理解为“书本”,而且书本的内容不是泛泛的包括诸如医书、哲学书、史书、科技书等等,而是仅仅就文学内容诸如诗词曲赋散文等等体现文学艺术美的方面,那么,也可以认为“源头活水”表达了“不竭的文思”,而“一夜春潮”则表达了“文思勃发”等等。

  【推荐阅读】《观书有感·其一

声明: 本网所转载的现代诗(注意是"现代诗")只为弘扬中华现代诗词文化,为诗词爱好者提供在线学习和参考。所有现代诗作品版权均归原作者或原网站所有,本站不持任何立场!如不慎侵犯了您的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
朱熹
朱熹
——宋代诗人

朱熹,南宋理学家,“程朱理学”代表人物,代表词作品有《菩萨蛮》(一)、《水调歌头》、《南乡子》、《忆秦娥》,代表诗作品有:《春日》、《观书有感》等。..

相关古诗
  • 题乌江亭 杜牧议论项羽战争成败之理的七绝诗《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作者: 杜牧
  • 春游 《春游》原文及赏析:桥峻斑骓疾,川长白鸟高。烟轻惟润柳,风滥欲吹桃。徙倚三层阁,摩挲七宝刀。庾郎年最少,青草妒春袍。—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古诗。

      作者: 李商隐
  • 宿新市徐公店

    宿新市徐公店 宋代诗人杨万里描写儿童追蝴蝶的旅行借宿诗《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儿童急走追黄蝶,飞..

      作者: 杨万里
  • 七绝?山里少年(七言绝句) 吾本青春一少年,栽桃种杏在山间。春风若是识得路,自会寻香到院前。

      作者: 吴楚逍遥客